莫言:一个人骂了你一句,你记了两天,他就骂了你两天;你若记了一年,那么他就骂了你一年;你若是到死都记得,那这个人就骂了你一辈子。
(资料图)
当我们受到他人的伤害,或负面对待时,正常的反应会是愤怒或难过。
但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些负面情绪,会加长我们受伤的时间,就应该尽全力让自己早日释怀放下,那么伤害就不会持续太久。
相反,如果我们总是怀恨在心,念念不忘,频繁回忆和重复着这件事,那么就会一而再,再而三地重新经历这种痛苦。
这种内心的执着,才是让伤害无限地延长的根源。
所以,面对他人的不友好,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忘忧之道,保持内心的平和,培养起不被外界所扰的定力,尽快让自己超越这些负面情绪。
我们也许无法避免受到伤害,但可以尽力缩短这种伤害对我们的影响时间。
我们不能左右或控制外在的环境,也无法完全避免别人对我们的误解或恶意。
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心态度。
面对他人的负面情绪或行为,我们可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宽恕,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,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。
宽恕他人的过错,不去记恨或纠结,才能让自己轻松。
如果我们为别人的言行所扰,久久无法平静,反而会加重自身的痛苦。
处理人际关系的误会和冲突,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,而非强求改变对方或外部世界。
这需要我们在面对人生之苦时,训练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,保持内心的安宁。
然而,面对一些恶意的伤害,我们还需要保持基本的警惕,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。
因为面对极端的恶意,单纯的宽容可能会被认为是软弱,招致更深的伤害。
面对长期的语言欺凌或情感控制,我们不能一味容忍,而要及时寻求帮助;
面对身体或精神上的恶意伤害,我们有权采取正当防卫的手段。
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判断力和睿智,去区分哪些是可以宽容的误会,哪些是需要保护自己的恶意。
对真实的恶意,我们可以宽容对方的本质,但不能容忍对方的行为,对我们造成实质性伤害。
采取合理、适度的保护措施,是我们保全自身的基本权利。
对于许多由于误会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伤害,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我们可以主动与对方沟通。
亲力解释事件的原委,使对方明白我们的本意,进而解除此前的偏见和误解,重建互相间的理解和信任。
之所以出现这类误会,往往是因为我们仅仅根据有限的信息和片面的角度,对事物形成了主观的定式看法。
如果两方之间能够通过平和、诚恳的对话,互相阐述各自的观点,理解事情的全貌,那么许多似乎尖锐的矛盾也有可能迎刃而解。
当然,这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同理心与沟通技巧,真心实意地倾听对方观点,而不是简单地争辩或坚持己见。
也需要双方都抱着理解和修复关系的良好意愿。如果通过对话我们获得了新的信息,就应该用开阔的心胸去接受,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成见。
相互理解和良好沟通是修复破裂人际关系、避免误会的最佳方式。它可以化解矛盾,重建友谊,让双方关系由负面转为积极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冰洋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